您的位置: 吉祥大戏院 > 京剧戏曲知识 > |
|
|
京剧黄派黄桂秋创立的京剧旦角流派 |
|
|
时间:2025.05.20 作者:网站管理员 点击:12次 |
|
|
京剧黄派黄桂秋创立的京剧旦角流派 黄桂秋(1906年5月7日—1978年9月11日),名德铨,字荫清,自号桂荫轩主,安徽安庆人,出生于北京。京剧表演艺术家,京剧黄派艺术的创始人。 京剧黄派代表剧目 黄桂秋能戏甚多,除了《春秋配》《别宫祭江》《苏三起解》久负盛名,被誉为“黄三出”以外,其他传统戏演来也与众不同,别具特色。 传统剧目有:《别宫祭江》《春秋配》《起解会审》《王宝钏》《三娘教子》《四郎探母》《朱痕记》《宝莲灯》《贩马记》《宇宙锋》《桑园会》《雁门关》《御碑亭》《汾河湾》《金锁记》《龙凤呈祥》《金水桥》《祭塔》《弓砚缘》《法门寺》《贺后骂殿》等。 新编剧目有:《新春秋配》《蝴蝶媒》《秋香三笑》《秦香莲》《庐城侠侣》《鞭打芦花》《姜皇后》《冤禽恨》《窦线娘》《马嵬驿》《骊珠梦》《燕子笺》《周美人》《梁红玉》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《归舟投江》《小姑贤》等。 京剧黄派艺术特色 黄桂秋的嗓音甜美,在“陈腔”的基础上强调湖广韵,吐字行腔讲究技巧。不久,即以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,蜚声江南,被称为“黄派”。 他遵循陈德霖正工青衣古朴方正、刚劲有力的特点,探索出一条老腔新唱的道路。又博采广学京剧各派之长,并从梆子、秦腔、昆曲、京韵大鼓等戏曲与曲艺唱腔中吸取养料,大胆创新,其唱腔刚柔相济、饱满挺拔、讲究节奏、韵味醇厚、清丽舒畅、古而不旧、朴而不拙、甜嫩娇媚。通过别具一格的声腔艺术,塑造了孙尚香、王宝钏、姜秋莲、苏三等许多艺术形象。他的文化素养较高,对所演剧目的唱词常作字斟句酌的修改,依字音韵律设计唱腔,吐字清晰,字正腔圆,他又能诗善画,在《蝴蝶媒》中唱四句[西皮原板],同时在扇面上画好了双蝶。他的唱腔被灌成唱片及录音的有《别皇宫·祭长江》、《彩楼配·三击掌·母女会》、《起解·会审》、《春秋配》等。 京剧黄派艺术传人 黄桂秋弟子很多,有言慧珠、李玉茹、童芷苓、王熙春、曹慧麟、金素雯、顾正秋、新桂秋等。子黄正勤工小生。 |
|
|
|
|
|
|
|